“两点论”构建社会工作发展新引擎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柳旭
社会工作的起点在于研究社会问题,落点在于解决社会难题——这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民政局提出的发展社会工作“两点论”。在“两点论”思路下经过10年探索,石家庄市民政局构建了推动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最新强力引擎——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
扎下人才培养的根
从4月到7月,每周一到周五晚上8点,张春梅都会准时打开钉钉APP,通过直播课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前辅导。“之前我都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更没想过自己会参加考试。”
张春梅告诉记者,她与社会工作结缘还得从一年前说起。那时,她刚把家搬到新华区赵佗路街道明珠花苑社区,看到有人在社区内搞活动,内容是教小朋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她就带着8岁的儿子参加了几次。
“组织活动的人懂的东西特别多,讲的也特别专业。”张春梅打心底佩服这些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新华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华社工中心)的社会工作者。
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张春梅对社会工作有了更多了解,觉得社会工作者做的事都挺有意义的,她对“助人自助”的理念也很认同。“我想学一些社会工作知识,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人。”张春梅说,后来听说能考社工职业证书,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新华社工中心的辅导班。
在学习过程中,最让张春梅感兴趣的就是《社会工作实务》这门课,辅导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讲授的社会工作方法让她收获很大,子女教育、夫妻相处、邻里关系……不少生活中遇到过的难题,在课堂上都找到了答案。
今年,像张春梅一样参加考前辅导的学员在新华区有500多人。作为新华社工中心运营方负责人,石家庄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王彦敏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中心邀请了理论与实务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网络直播课的方式进行陪伴式学习,帮助已经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工作但尚未取得社工证的人,以及对社会工作感兴趣且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备考。除了考前辅导,新华社工中心还对全区持证社工开展继续教育,帮助他们更新专业知识、增强实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石家庄市民政局在设立市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基础上,又设立了长安、桥西、新华、裕华4个区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一年来,4个指导服务中心累计培训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员3550人次,社工继续教育791人次。截至目前,石家庄市持证社工已达到189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下转2版)(上接1版)
敞开孵化培育的门
“当初想成立一家社工机构,其他条件都符合,唯独被一个要求拦住了。”目前已是新华区鸿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的邵丽坦言,自己的公司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少,可就是没有持证社工,没想到这项“空白”成了她绕不过去的坎儿。
据邵丽介绍,之所以想成立一家社工机构,是因为她在工作中发现,同样是做人的工作,心理咨询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服务对象个体,而社会工作则会从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多方面链接资源解决问题。在她看来,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服务对象。
“况且现在很多涉及心理服务的项目都要求承接方必须是民办社工机构。”邵丽告诉记者,通过新华社工中心的牵线搭桥,她很快就找到了有合作意愿的社工师作为机构共同发起人,满足了民办社工机构的注册条件。
“后来,又通过政策培训、内部建设等一系列孵化培育,机构顺利完成了注册登记。”王彦敏表示,新华社工中心将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项目运营、机构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给予孵化培育的机构支持和帮助。
对于想要在社会工作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创业者来说,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不仅是帮助机构成立的孵化器,还是加速机构成长的助推器。
入驻长安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长安社工中心)之前,石家庄市长安区青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经完成注册登记,由于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再加上总干事王广周是“半路出家”,各方面经验和资源都比较欠缺,机构整体运营状况并不理想。
“长安社工中心不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还在运营管理、年检材料、财务制度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王广周说,他之前在企业上班,做了社会组织负责人后发现,需要深入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多,长安社工中心提供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现在各方面都理顺了,机构运营得不错,正准备再成立一家社工机构。”王广周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社区工作人员都在考社工证,这也为就地孵化机构提供了专业人才基础,今后就算服务项目结束了,社区里还会有一支带不走的社工队伍。”
记者了解到,成立一年来,石家庄市4个区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已累计孵化培育社工机构25家,其中有6家已经开始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截至今年10月,石家庄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已达67家,其中有4家被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当好善于解题的人
位于桥西区新石街道的新石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内高龄、独居老人多,“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很多老人的生活常态。
2019年11月,桥西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桥西社工中心)落地该小区,社会工作者们通过链接爱心商家,为小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修理家电等志愿服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走出家门,改变孤独寂寥的生活状态。社会工作者们还把小区里的热心居民组织起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组建“助老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促进邻里交流、融合居民关系。
桥西社工中心主任、石家庄市桥西区德仁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张亚茹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桥西社工中心尝试通过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小额资金支持,新石小区“助老志愿服务队”就是受资助的组织之一。
“过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忽冷忽热、凝聚力也不强,通过资金支持以及有重点、有计划的培育,这些社区社会组织不仅学会了运作项目,而且开展活动也更加精准,组织的内部建设和整体能力均显著提升。”张亚茹说。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参与社区治理……一年来,石家庄市民政局秉持发展社会工作“两点论”,充分发挥区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与对接作用,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延伸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打造出一批卓有成效的项目。
在裕华区裕强街道雅清社区,为了解决社区老年人吃饭难题,裕华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打造了社区微工厂项目——“妈妈味道”,在为社区老年人制作低偿午餐的同时,还增加了社区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来源。在新华区赵佗路街道明珠花苑社区,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满足居民快递到家的需求,新华社工中心通过与社区和周边快递站点协商,依托“星管家”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内就业困难群众帮助投放快递,既为居民提供了贴心服务,又激发了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
石家庄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社会工作阵地和体系建设,在市、区两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和社区社会工作室,不断整合基层社会服务资源,增强基层社会服务力量,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