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报道

回望2020湖南:在“三高四新”战略中筑牢人民群众幸福底线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9月16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湖南发展锚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

“三高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性、标识性概念,也是湖南民政系统展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的共识。回望2020年,湖南民政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中,彰显民政价值、贡献民政力量、展示民政温度,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政治站位上高度

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湖南民政大力推进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建设,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政治建设筑根魂。依托厅党组会、中心组学习、湘民讲坛等平台,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全省民政系统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先后召开全省民政系统视频宣讲会,举办市县局长培训班,邀请高校理论专家集中授课,从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角度进行全面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知行合一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宣传思想聚人气。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深化与权威媒体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幸福新湖南,民政伴你行”品牌。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典型等,组织策划“靓丽百影,湘见小康”大型互联网主题宣传,宣传100个感人的基层为民故事,推进民政工作走进千家万户、温暖万家灯火。

党建引领汇合力。建设厅机关党员之家、职工之家,举办了迎新春、庆“三八”、敬“五四”等节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社会组织“双联共建”、支部联基层、红色革命教育。在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组织开展“百村调研”、养老机构“百院调研”,由厅领导带队,集中组织党员干部400多人次,深入189个村(社区)、106个养老院,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解决具体问题600多个。

疫情防控重维度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湖南民政系统牢记和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守牢安全底线,通过“五线发力”开展疫情防控,守护困难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实现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零感染、零病例。

筑牢民政服务机构“防线”。紧抓“关键少数”,建立领导联点包片责任制,对全省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等2800多个民政服务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层层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民办养老机构全部派驻联络员。厅领导自带干粮、自选路线,开展“四不两直”督导调研,带动30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有力地保障了10万多名集中供养对象的生命健康安全。

坚守困难群众保障“底线”。坚持把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以县为主、乡镇(街道)负责、村(社区)落实,关心关爱城乡困难对象、一线防控人员、新冠肺炎患者等3类对象家庭的“一老一小”问题。建立“一帮一”“多帮一”机制,实现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探访照料全覆盖,确保“一老一小”临时有人监护、生活有人照顾、生病有人看护。

驰援武汉疫情防控“火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维,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调度,组建湖南援鄂殡葬服务队和养老服务援鄂先锋队,先后有100多名党员干部自愿请战,最后确定42名同志参加,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书写忠诚与担当,用湖南民政人的时代风采,书写“湘鄂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链接各界爱心人士“热线”。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民政职能优势,引导广大社会组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动员5100多家社会组织引导会员捐赠款物5.8亿元,全省各级慈善组织线上线下募捐款物9.5亿元,全部紧急发往基层防控一线。

夯实城乡社区防控“基线”。制定下发社区疫情防控指南,组建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入驻企业,发挥社区(村)党组织作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心关爱社区(村)工作人员16条具体措施,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引导4000多名专业社工服务基层,将城乡社区打造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强堡垒。

兜底保障增厚度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湖南民政全面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强化兜底保障。坚持五级书记抓低保治理,开展兜底保障专项行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紧盯“四类重点对象”,加大重病重残困难群众保障力度,探索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106.4万名兜底保障对象“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脱贫攻坚更有质量、更有底气。

强化社会动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推进老区帮扶解困,实施“福康工程”,开展“生命之光”大病救助,深化福彩助学行动,通过社会组织扶贫“五个专项行动”,引导3500家社会组织参加,捐赠款物1.7亿多元,帮扶困难群众11.6万多人,4名社会组织代表被评为“全省最美扶贫人物”。

强化质量提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全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和相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帮扶问题。

强化长效帮扶。坚持战疫战贫统筹推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对因受疫情影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特别困难的给予兜底保障,并联合教育、人社、扶贫等10部门出台《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救助帮扶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就业帮扶等9方面重点帮扶任务,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能。

社会救助求精度

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湖南民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通过越来越完备的方法、越来越精准的制度,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探索建立自然增长、分担负责、绩效评价、信息核对等机制,不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及时救助各类城乡困难群众。11月,湖南省政府再次提高全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570元和每年4686元。

加强核对体系建设。完善大核对机制,破除部门信息壁垒,归集了13个省直部门、23家银行23项民生数据,打通了部省市县四级贯通纵向到底、人车房款“四位一体”横向到边的智慧核对网络,构建全省收入核对、财产核对、需求核对“三驾马车”协同共进的新格局,社会救助更加精准、更加公平。

抓好特困人员供养。全省有城乡特困人员37.9万人,年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539元和6239元。将特困供养设施建设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全年启动50所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年底将新增床位500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将增加4000张以上,不断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

完善专项救助制度。全省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分别达到74.9元和68.6元,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延伸至低收入家庭,探索制定差异化补贴标准,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落实好物价联动机制,今年累计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对象和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9亿元,惠及1801万人次。健全临时救助机制,加大“救急难”力度,今年以来,已临时救助69.5万人次。

治理效能追新度

奋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围绕乡村振兴,湖南省民政系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基层群众的能动性,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启动全省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修订选举规程,编制换届选举工作流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建立村规民约制度执行机制,开展“湘约我的村”主题宣传,搭建基层群众议事协商平台,推进“家门口”工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编制出台村(居)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负面清单,建立村(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下沉,推动基层赋能放权、减负增效。加快村级服务中心建设,配合组织部门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着力打造成集党务、政务、村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服务阵地,方便老百姓办事。

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落实登记管理与党建工作“六同步”机制,按照“五分离五规范”要求,全面完成全省646家、省本级35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严格登记审批、年检年报、等级评估,指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加强脱钩后续管理。启动社会组织“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评选出285家示范社会组织。

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组织实施社工“禾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设基层社工站2069个,配备专业社工近4000名。建立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为主、乡镇级配合的四级联动机制,在市(州)全部建立指导服务中心,在县(市、区)设立社工总站,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部依托承接机构,择优选聘驻站人员,确保驻站人员素质。编制专业服务、协助事项清单,明确社会救助、儿童关爱等21项服务内容,定期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实时动态监管社工服务质量。广大社工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在决战脱贫攻坚中,积极配合开展低保治理、动态监测,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省社工开展社区活动5万多场,培育发展基层志愿者17万余名,有力激发了基层社会活力。

便民服务升温度

不断提高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湖南省民政系统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制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暂行办法,出台农村留守老人探访制度,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补贴、百岁老人津补贴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聚焦“一市一福利院、一县一福利中心、一乡一敬老院”,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355所,养老床位49万余张。落实新建社区与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政策,加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机构等建设,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家门口”养老院,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7.92%和62.88%。加强涉老非法集资防控,出台10条具体措施,实施综合监管执法,实行分级监管、分类监管、分段监管,保障老年群体合法权益。强化登记备案管理,分级分层开展机构等级评定,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应对疫情,明确提高运营补贴、减免房租等5条具体措施,发放2400万元运营补贴和疫情防控补贴。在全省推广“安心养老”信息平台,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全省建成民办养老机构419个、床位4万余张,“康乃馨”“康乐年华”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加强儿童关爱保护。组织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综合解决教育、医疗、监护等问题,推动儿童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优化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功能布局,建成儿童福利院73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28所,建立省级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全省村(社区)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生活费每人每月分别达到1350元和950元,2.1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按时发放到位,实现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全覆盖,并按每人每月200元发放岗位补贴。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保护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机制,举办“爱心助童”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行动,建立儿童家庭监护、结对帮扶、快乐成长等档案,综合解决13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失学辍学等问题,确保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保护。

规范专项事务服务。坚持殡葬公益属性,推进殡仪馆、县级公益性骨灰堂、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专项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火化率和生态节地安葬率。举办“生命文化节”,开展“云上清明·文明祭扫”服务。大力弘扬文明乡风,深入贯彻落实民法典相关规定,完善婚姻登记服务,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持续深化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深入开展救助质量大提升行动,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安全监管措施,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立法调研,推进慈善组织等级评估、慈善信息平台建设,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全年慈善助医助学助残100多万人次。适应福彩政策调整,优化福彩游戏机构,大力开发新彩民、拓展新市场,全面上市“福彩快乐8”游戏,累计发行福利彩票46.92亿元。

推进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建立厅领导对口联系市(州)民政工作制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现代民政研究院、民政专家委员会作用,推动46个“五化”民政创新实验区创建,对27个“五化”民政县(市、区)开展评估。加快建设智慧民政,建成民政自然人信息库,全面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一体化智慧民政平台建设,33项行政审批业务入驻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只跑一次”“只进一扇门”服务,民政发展活力得到充分彰显。

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是民政发展的强劲动能,增进民生福祉是民政发展的根本目的。湖南民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实干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谋发展、抓发展,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努力在推动民政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本版文图由湖南省民政厅提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16)


微信网站建设分享 新浪网站建设分享 微博网站建设分享 空间网站建设分享

13453407813    400-6688-999

立即咨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