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报道

回望2020厦门:创新民政发展路径 力推“爱心厦门”建设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爱心厦门”建设工作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举措。2020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以“爱心厦门”建设为主线,统筹民政民生事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大民政、全服务、强监管”的民政发展新路径,取得积极成效。

在“爱心厦门”建设工作的“五大行动、四大机制”中,民政领域牵头实施“爱心济困”行动、配合实施“爱心敬老”“爱心扶幼”行动,牵头倡导“爱心捐献”并形成机制,在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为难事”、社会发展的“困难事”、党委政府的“关心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爱心济困”行动

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厦门市实施的困难群体兜底保障行动、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全面统一困难群众认定标准、特殊群体低保救助、收入豁免促进劳动就业等举措,有力地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2020年,全市低保对象较去年新增2136人,净增849人。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1056人,其中集中供养的773人,集中供养率为73.3%。2020年1-11月,全市临时救助8403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496.18万元。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3-6月阶段性提高发放标准,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77.9947万元,惠及135127人次。

开展孝老敬老活动

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厦门市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年新增养老机构1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家、农村幸福院34家,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642张(其中机构1122张,居家520张)。组织民政系统“爱心大篷车”到养老机构开展慰问,组织助老员进社区提供爱心服务。全市908位助老员已入驻525个村(居),实现了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市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面向全市老年人开放,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超市”能够全年提供每日24小时的在线服务,订单种类覆盖送餐、物业、家政、理发、出行陪护、就医陪诊、手语翻译等项目。

开展爱心扶幼行动

儿童关爱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厦门市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围,从基本生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等多方面进行保障。今年以来,已有43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实施儿童关爱行动计划,组织“政策宣讲进村居”等系列活动,开展“福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示范点。目前全市已申报创建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5个区级关爱服务特色示范点,24个儿童关爱服务乡村基础示范点。

建立“爱心捐献”机制

凝聚崇德向善能量

厦门市设立“爱心厦门”建设专项基金,全市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共捐款1972万元。激励动员社会力量投身“爱心厦门”建设,全市有6159家社会组织参与“爱心厦门”建设。发动市慈善总会、南普陀寺慈善会等30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捐赠款物合计700余万元。发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爱心捐赠”活动,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14家慈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公开募捐,接收社会捐赠资金9595.75万元、物资价值6554.43万元;全市320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行动,组织捐款7140.44万元、捐赠物资1.4亿余元。

打造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迈入专业化发展阶段

厦门市发挥计划单列市立法优势,将志愿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目前,《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已列为市人大立法正式项目并顺利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该条例预计年底前审议通过。全市已有网上实名注册志愿者80.4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8.75%。志愿服务品牌丰富多彩,在福建省第三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暨慈善成果展中,厦门市共有39个项目参赛并获奖,其中一、二、三等奖各2个,参赛和获奖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开展民政爱心结对活动,组建“民政青年帮帮团”,民政局系统41名处级以上干部及13个基层党支部结对帮扶74名特殊困难群体,发放慰问金、慰问品57446元。志愿服务正成为“爱心厦门”的一张新名片。

2020年民政亮点

■“智慧民政”为民便民

着力打造数据共享、分级管理、安全可靠、灵活扩展、面向应用的智慧民政指挥平台。2020年新建了厦门市养老服务与监管信息平台和厦门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率先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审批服务全程网办

搭建“不见面审批”平台,施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双向快递审批服务,审批“即办件”事项比例达64%,“一趟不用跑”事项比例达100%。

■打造社会救助“四个零”模式

建设全市统一集中的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打造厦门社会救助“四个零”模式,即“零跑腿办事”“零距离服务”“零延误办理”“零容忍监管”,切实提升社会救助监管和服务能力。新平台已通过正式验收,将于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

■建设养老服务示范城市

着力打造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城市,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验收获评“优秀”。全市现有养老机构40家,街(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9家,农村(含村改居)幸福院181家,居家养老服务站387家,各类养老床位总数15495张,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41张,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社会工作服务全面推进

鼓励社工专业人才创办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推进市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规范化管理,全市机构数量增至118家,占全省总数的32%。

■社区治理不断创新

倡导和树立“远亲不如近邻”观念,打造和推广“千户访、百事帮、万家和”群众工作法,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米”。健全“社区+社工+志愿者+居民(台胞)+N”的“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机制和社区“微治理”模式,实现居民、组织就地就近整合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

■加大社会组织监管力度

加大社会组织监管力度,及时整治问题社会组织,指导13家社会组织完成注销,16家社会组织按要求整改,5家社会组织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公示167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43家异地商会涉企收费清单。

■民政专项工作扎实有效

全年救助生活无着人员1818人次,寻亲成功199人。新命名地名131个,形成标准地址库,数据量达451万条。完成人文公园(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17)


微信网站建设分享 新浪网站建设分享 微博网站建设分享 空间网站建设分享

13453407813    400-6688-999

立即咨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