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务公开为杠杆 撬动基层治理创新——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系列报道(九)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编者按: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将“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实验任务重点进行探索,聚焦广大群众需求,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着力提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努力把街道建成“面向居民的政务服务、政务管理的主阵地”,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推进政民深度互动和居民自治,在“秩序与活力”的平衡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本报实习记者 李梦丹
大武口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中心区,该区以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针对基层治理中条块分割、职能不清等问题,按照“建机制、转职能、定标准、造流程,建平台、强保障”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街道属地责任事项清单,厘清街道与职能部门权责归属,调整再造政务流程,以公开促服务,探索政务全过程公开,建立立体联动的政务公开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向一体化、协同化转变。
“1套体系”: 打造政务公开街道样本
街道服务管理创新着力点在基层,但改革重心却在上层制度建设,大武口区围绕街道政务公开在区级层面制定了公开、透明、可操作的政务公开指南,推动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
“大武口区突出街道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围绕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行政行为和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全面梳理公开事项,探索建立了统一的街道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大武口区民政局局长吴建芳介绍,结合街道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大武口区制订了街道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和标准目录,包括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目录、政务信息公开负面清单三个方面。明确街道政务公开涉及的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重点领域、财务工作等7类一级事项30类二级事项,明确公开事项的名称、内容等要素。
吴建芳向记者介绍,大武口区通过科学设置街道“两个中心”,即将社保、卫健、民政等便民事项整合为“民生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民生服务窗口,优化办事流程;将派出所、综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整合为“综治服务中心”,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1个平台”: 搭建政务服务“智慧大脑”
百姓对政策看得清听得明,服务及时精准,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在青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掏出手机向记者介绍“社区E通”App在社区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比如发现街上有车辆乱停,可拍摄照片后用“社区E通”App上传至大武口“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平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将此事转给辖区物业,后者根据记录在案的信息及时联系车主挪车。
2019年,大武口区投入资金建成“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平台依托318名网格员,全面、准确采集和更新各社区人口、房屋、地理等信息;打破“数据壁垒”,全面整合民政、人社、住房、城管、卫健等基础信息,通过数据整合交换,确保全区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为群众在办理社保、养老、低保、计生、社区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
据介绍,“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现集合了200多万条信息,且日日更新,提供的数据是鲜活的,领导决策、部门解决问题时,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向准。
信息平台利用宁夏政务云统筹集合“雪亮工程”、12345平台、智慧城市管理三大平台,以及其他部门信息小平台,完善“社区E通”功能,纵向构建“县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四级责任链,横向链接信访局、司法局、民政局等辖区16个部门信息系统,破解了辖区“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基础数据共通、共享、共用,有效增强了决策部署的准确性和社区事件管理问题的高效性,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3个保障”: 实现政务公开亲民便民
“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群众想知道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便服务什么,这是个双向的过程。实验区创建工作呈现出的效果还是要体现在街道、社区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大武口区副区长李婧说。
大武口区通过畅通政务公开平台渠道,创新基层协商参与机制,扩展基层政务公开范围三大保障,探索群众需求主动发现机制,主动发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推进政务公开向一线延伸,完善街道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协同发展机制,以街道政务公开为杠杆,撬动了基层自治、政社互动等多领域的改革。构建政府开放日、街道议事旁听、社区民主协商平台,形成“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民主法治、阳光透明”的权力运行新格局。围绕街道重点任务,聚焦公众关切和民生重点事项,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政府开放日系列活动。建立街道党工委会议党员群众旁听制度,根据需要邀请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有关会议,增强决策透明度。
“政务公开看似是自上而下的,但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旭尚说,真正实现“干部干,群众看”需要一个过程。
大武口区的实验探索,推动了管理力量下沉,实现派驻街道部门和人员“双重管理”。为了保证政务公开效果,大武口区赋予街道对派驻下沉机构负责人提拔使用意见建议权以及派驻街道工作人员考核评价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条块融合、执法联动。同时将职能部门案件办理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作为网格服务管理绩效考评指标,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开放互动 平衡“秩序与活力”
本报实习记者 李梦丹 通讯员 张继勋 熊 玮 杨双羽
青山街道:坚持“五公开”制度促进政民深度互动
今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坚持“五公开”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创新基层协商参与机制,畅通政务公开平台渠道,扩展基层政务公开范围,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真正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依托“互联网+网格”提升治理能力
青山街道充分利用大武口区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依托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平台内辖区居民基础信息,针对街道涉及的需求上报、政策宣传、特殊人群等7个模块,网格员每天进行核查并上报相关事件及处理结果。力推“不见面网上办”便民服务。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推广“我的宁夏”App,告知辖区群众可在网上办事大厅完成事项办理查询、预约、申报、投诉等,鼓励群众通过宁夏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办理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各项业务。
作为“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提升试点,青山街道汉唐社区把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贯穿始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纵向构建“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员”四级责任链;横向构建多方主体和立体平台交互的共治同心圆,形成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组织架构。
为了夯实网格员管理基础,汉唐社区根据网格员职责任务、制定网格员考核办法,规范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每年度基础信息采集率要达到100%,信息准确率达到95%以上。实行人口等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网格员要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年度内辖区居民至少走访1遍,入户率达到100%。社区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作用,组织网格员将网格内的事件进行实时采集,分类上报,精准研判、精准分流、精准解决,有效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
街道通过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针对不符合政策的“边缘户”,建立分类管理、定期核查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对符合申请条件,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推行政务服务“一站式”受理,积极推行社保业务网上经办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和群众少跑腿。目前完成参保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申报、参保领取死亡待遇申报、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登记、城乡居民特殊人员申报、社保人员缴费六项社保业务19473件。
拓宽参与渠道 推进居民自治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关键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青山街道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推进政民深度互动和居民自治,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我们会邀请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群众等列席有关会议和活动,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实效。”青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围绕街道重点任务、重大事项及公众关切的民生事项常态化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广泛听取代表、委员、公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完善政务公开机制。落实“六步工作法”,采取“收集问题-拟定议题-议前调研-组织协商-公开结果-监督执行”,按照“一事一议一公开”规范协商程序,建立成果落实执行机制、督办反馈机制,目前经过协商议事工作协调解决社区各项涉及民生、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等事项,居民满意率达到95%以上。
青山街道蓝山社区党委结合“老党员多、困难人群多、矛盾纠纷多”的实际特点,通过“联合党委”整合辖区各类党建优势资源,着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织密治理组织体系。横向以社区党委为轴心,联动居委会、业委会、派出所、物业公司,破解社区治理中“共建、共商、共治、共享”难题。纵向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渗透网格,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组织体系。
“遇事与群众商量、决策请群众参与、工作由群众监督、效果听群众评价是我们的宗旨,借助‘互联网+网格’平台,社区探索建立‘协商议事委员会’,搭建单位部门与居民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平台。”蓝山社区党工委书记张继勋说,围绕小区重点项目、社区大额资金支出、重大矛盾纠纷、民生救助事项、物业管理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等议事清单,社区每月20日定期召开民主协商会议,重点解决党员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引导居民群众树立自我管理自治意识。
为了保障各项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青山街道不定期组织开展落实情况抽查和群众评分,将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各社区、各业务专干季度考核,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达标的社区、业务专干年底不予评优。青山街道正在逐步形成“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民主法治、阳光透明”的政民互动新格局。
沟口街道:让政务公开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走在大武口区沟口街道的主干路上,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在文化墙上,一些群众以前所用的日常生活老物件被挂起,成了沟口街道一道独特的景观。
近年来,大武口区沟口街道坚持“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打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政务公开阵地,着力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实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结合重点领域公开 建设美丽乡村
“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促进街道政务信息公开和重点工作推进,让群众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等街道重点工作中。”沟口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熊玮向记者说。
为了让政务公开起到实效,街道建立了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将所有“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评价范围;设立岗位监督台和群众意见箱,做到工作人员照片和工作职责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遵循共商共建共治原则,围绕三供一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及公众关切的民生事项,开展部门、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协商活动,广泛听取代表、委员、公众代表的意见建议,提升街道社区的政务服务质量。
同时,通过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途径,用好“宣、帮、带、凝”等措施,引导居民清理门前小院,清理乱堆乱放3000余处。统一新建整齐、实用的仿木栅栏,打造文化长廊,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人居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户对果园农庄内部进行整治,打造个性化门头牌匾,提升园区品质,实现整体环境面貌大改变。
结合重点项目建设 改善营商环境
熊玮介绍,前几年有关部门对街道土壤进行成分检测时发现,土壤硒含量很高,街道结合优质富硒土壤资源,依托特色农业、田园风光、工业元素等资源,打造出了集农业休闲观光、农事活动体验、蔬菜水果采摘、特色餐饮娱乐、农业科普、旅居式养老为一体的大武口“硒有田园”。
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沟口街道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纵向深度和横向深度。积极联系媒体对辖区特色产业进行宣传,引导社会各方积极投资和关注,用好用活街道社区政务微信公众号、QQ群及公示栏等平台,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产业项目发展。
同时,大力实施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带头引导、驻地单位积极参与、社会各界投资助力的1+N产业增收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居民增收。将发展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主载体,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统领带头作用,牵头动员辖区农庄果园成立了宁夏农指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合社,将零散农户“凝”在一起,实现党组织+联合社+农户抱团发展的模式。通过宣传发布《大武口区民宿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各项惠民政策,搞游乐项目,不断丰富园区业态,多角度拓宽领域扩宽增收渠道。
朝阳街道:事务共商 发展共促
朝阳街道是大武口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近年来,街道深入推进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探索推行“十个一”政务公开标准:一个领导机构、一份实施方案、一套工作制度、一份指导目录、一个公开平台、一个查阅站点、一份审批表单、一套公开流程图、一份年度报告、一次公开互动,扎实推进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实效。
用平台提实效
朝阳街道坚持以公开促服务的理念,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搭建公众服务平台、综合信息平台、议事协商平台三个平台,提高服务效能。
民生服务中心突出“四化”工作标准,将公共服务零距离连线居民群众,着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服务型政府”,接待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6000余件;综治服务中心整合派出所、综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下沉执法力量,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辖区和谐稳定,接待办理各类民事诉求5000余件。
“朝阳街道作为‘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试点,率先通过数据互动沟通助推试点工作,网格员及时排查发现网格内的各类困难问题,通过平台上报事件,通过公开平台答复、反馈居民关注的问题。”朝阳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旭尚告诉记者,发挥街道、社区调解室、“陈美荣语晴室”等作用,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利用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完善“阳光议事”“九步议事工作法”等,形成“多方共治、资源共享、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社区协商治理新格局。
做实事是关键
朝阳街道万盛社区朝晖胡同有文明院、邮政局家属楼、移动公司家属院等6个小院和1栋独楼。由于各院彼此独立,引进物业难,管理服务跟不上,自2007年以来,车辆乱停乱放、商户餐饮污染、上下水暖气跑冒滴漏等一直是居民反映的焦点问题。
“居民有所呼,我们有所应。”万盛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维琴说。小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定期疏通下水管网。街道、社区联合环保、城管等单位现场对临街的21家餐饮商户现场执法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接受居民的提议,建议餐饮商户安装油烟分离器,最终商户全部采纳了建议。
为了让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朝阳街道围绕街道重点任务、重大事项及公众关切的民生事项,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街道政府开放日、社区特色创新工作观摩评比等活动,广泛听取代表、委员、公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发挥民力,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提升政府效能效率。同时,邀请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有关会议和活动,增强决策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提高广大群众对街道工作的满意度。
邀请街道领导、纪检专干、相关业务专干、社区负责人、社区民政专干及居民代表参加低保、廉租住房、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评审会,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更加公正、公开、公平,做好监督。
此外,街道不断推进社区政务公开规范化,在社区服务中心发布服务指南,列明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内容,提供服务指引,优化服务方式,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对社区重大资金使用、重大事项等活动,通过居务会议、居民代表大会等征求意见,用座谈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面。
专家点评
黄晓春:创新街道政务公开 推动基层治理模式改革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坚持以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着力提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质量,聚焦广大群众需求,创新公开方式方法,有效推进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这些改革创新在三个维度发挥了制度创新的“杠杆”效应,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改革有效倒逼基层政府优化政务流程。条块分割造成的权责不清、推诿扯皮历来是基层治理的顽疾,大武口区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调整再造政务流程,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紧紧围绕民生服务和管理服务两大中心职能,整合再造街道政务体系。科学配置“民生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将社保、卫健、民政等便民事项整合为“民生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民生服务窗口,优化办事流程。将派出所、综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整合为“综治服务中心”,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二是推动管理服务力量下沉,夯实社区治理基础。以打造“互联网+网格”平台为契机,推动管理服务力量下沉。三是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区政府出台《大武口区政府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以实现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机构标识统一、设置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便民化。
改革推动基层政府眼睛向下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政务公开必须以群众诉求为导向,打破“老百姓有需求的不公开,公开的老百姓不关心”困局。大武口区建立群众需求主动发现机制,主动发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区政府在街道层面设立政策查询台和便民服务查询机,各社区设立政务公开专栏、民生政策超市,对民政、低保、残联、先进表彰等各项工作及时公开,围绕社区实际情况,完成保障性住房、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金、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图编制工作。针对受众较多的服务事项,借助新媒体在社区滚动播放,以生动直观的方式使居民群众更加清晰地掌握办理须知,更加快捷地办理业务。
改革有效促进了政社互动和居民自治,推动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新理念的核心是社会秩序与社会活力的再平衡,关键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大武口区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推进政社深度互动和居民自治,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一是创新基层社会参与机制。构建“政府开放日”“街道议事旁听”等平台,形成“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民主法治、阳光透明”的政社互动新格局。二是创新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大武口区在社区层面广泛建立调解事、工作室、议事社等特色民主协商平台,形成了“五步议事工作法”(集、议、办、馈、评)、“六步工作法”(收集问题、拟定议题、议前调研、组织协商、公开结果、监督执行)、“九步工作法”等特色民主协商机制。三是突出社区优势特色,形成和而不同的基层治理格局。大武口区一方面围绕政务公开建立了普遍化标准化的政务流程和一网统管的“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另一方面特别注重突出各个社区的优势特色,构建和而不同的基层治理格局。
这些改革探索表明街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着丰富的外延与内涵,以此为着力点的改革可以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创新。
(作者系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