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陕西:为了三秦百姓的美好生活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西安市长安区敬老院老人春游桃花园。
安康市儿童福利院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
宁强县中心敬老院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
省级社会组织扶贫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陕西省民政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省民政工作的鲜明主题,着眼服务全省“六稳”“六保”大局,围绕“三个聚焦”、扎实履行“三基”职责,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场硬仗”。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下拨中央、省级民政事业费91.56亿元,实施民政项目2786个,为全省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了民政贡献。
一体学习贯彻落实
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一体学习贯彻、一体推进落实,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心走实。
把学习贯彻体现到提高政治站位上。采取厅党组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把学习贯彻体现到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上。通过组织开展“下基层、大调研、促落实”活动,教育引导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真挚质朴的为民爱民情怀,深刻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不断增强推进新时代陕西民政事业追赶超越的使命担当。
把学习贯彻体现到重点任务落实上。结合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部署,紧扣“三个聚焦”、履行“三基”职责,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对重点任务建立台账、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越兜越牢
建立脱贫攻坚周研究、月推进、季通报机制,聚焦18.34万未脱贫人口,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等工作为抓手,充分运用综合兜底保障措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清零目标。截至11月底,全省已脱贫的462.4万人中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97.73万人,占21.14%。4.3万脱贫监测人口中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2.58万人,占59.98%。
印发《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实施意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细化规范“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流程,提升搬迁社区治理水平,为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提供制度保障。动员304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12个扶贫合力团,对深度贫困县区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实施完成帮扶项目247个,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20年10月1日起,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13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44元;农村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431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4827元,稳定高于扶贫标准。四是实施农村低保覆盖率扩面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可及性和覆盖面,确保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5.1万人,较2019年底净增29.4万人,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5.3%。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阶段,坚持社区防控、民政服务机构防控、社会捐赠管理、基本民生保障四条线作战。一方面,组织动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群防群控,累计投入工作力量93.4万人次,排查1471.6万户。另一方面,分类制定26条防控措施和工作指南,对全省民政服务机构率先实行封闭管理。同时,健全完善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开通“e救助”微信公众号,对因滞留、误工、隔离、患病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实施临时救助9.72万人次,支出资金1.86亿元。援助湖北和武汉抗疫资金2526万元、物资33.26万个(套)。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后,制定民政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1+5”工作方案,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细化防控措施,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围绕“三个聚焦”扎实履行“三基”职责
围绕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7次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65亿元。推动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实现困难群众遭遇突发情况时乡镇直接审批。截至11月底,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65.7万人次,支出资金5.7亿元。持续做好农村“三留守”、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让他们生活更安心、活得有尊严。
围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持续推进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全省“一肩挑”比例达到97.45%。持续加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力度,2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全部建有社区服务场所。启动“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加快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动员组织全省1.18万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扶贫困群众53万户。
围绕做优基本社会服务,加快建设“一院一站一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启动运行“12349”养老服务呼叫热线,推广“时间银行”“15分钟城市养老圈”等养老服务新模式,多元化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扎实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豪华墓、天价墓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婚姻登记、儿童收养等工作全面进步。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民政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围绕民政主责主业,从政策创制、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每年都确定一批创新性亮点工作,上下联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方面,西安市碑林区推行“社会救助服务+”行动相关做法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养老服务方面,岚皋县老年公寓、西安市阎良区中心敬老院入选2020年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儿童福利方面,全国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政策培训班在石泉县举办,学习推广留守儿童教育管护“石泉模式”。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方面,旬阳县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经验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宝鸡市加强社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助推脱贫攻坚产生广泛示范效应。殡葬改革管理方面,咸阳市、大荔县殡葬改革模式入选36个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同时,围绕破解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推进民政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创建模范政治机关。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规建别墅问题教训,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机制,对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重要指示批示都建立台账,循环督办,跟踪落实,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以强化作风建设为重点,持续抓好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抗击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活动,推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省民政厅16支党员先锋队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三是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推进“四个查一查”,抓好“四个专项工作”,坚决肃清赵正永流毒和恶劣影响,加快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接下来,陕西省民政厅将继续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探索建立防返贫兜底保障长效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让三秦百姓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文图由陕西省民政厅提供)
特色亮点
开通“e救助”社会救助业务“掌上办”。“e救助”掌上办理社会救助业务是疫情防控期间陕西省民政厅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困难群众可通过关注“e救助”微信公众号,线上提交申请材料,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业务申请。
首创省级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脱贫攻坚。在全国首创动员304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12个扶贫合力团,与深度贫困县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实施完成帮扶项目247个,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推广“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广以居家社区养老为方向,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以“政府+企业”建平台、“公益+市场”强运营、“线下+线上”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时间银行”智慧互助养老新模式。
全力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印发《关于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以深化村务公开、规范干部用权、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建立“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主体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流程,推行“三提醒谈话”制度,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群众明白的权力运行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