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是她割舍不下的生命寄托——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孙彦川
每逢春节,都会有几十名年轻人从各个地方、各种行业和岗位,不远千里回到他们生活过的云南省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因为那里有他们心心念念的“妈妈”——福利院院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
很多人说,如果把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故事拍成原汁原味的电视剧,肯定既精彩又感人。今天,本文为读者讲述张桂梅和福利院173个孩子的故事。
扛起千斤重担,不让一个孤弃儿童受委屈
张桂梅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年幼丧母,17岁即跟随姐姐来到云南。大学毕业后在大理工作并成家。丈夫因病于1995年去世后,她调入华坪县民族中学工作,并于1998年入党。2000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1年,华坪县在社会福利院内创办了儿童福利院。深受信任的张桂梅应邀义务兼任院长。
福利院开门第一天就接收了36名孤弃儿童。自己没有子女的张桂梅,借助当老师的点滴经验,竭力安抚孩子情绪,张罗吃穿用度,指导学习,做起“慈母”。
张桂梅给一个个脏兮兮的孩子捉虱子、洗澡,带他们打扫卧室和卫生间。她还学着给孩子们理发。
小女孩谷丽闹肚子,裤子弄得脏兮兮的。张桂梅把裤子拿到卫生间,跟去的员工受不了,差点儿哭出来,埋怨说“这不是人干的活!”张桂梅却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张桂梅经常用自己的工资丰富孩子们的伙食,保证孩子每周吃上两顿肉。她带着孩子们上山砍柴烧,利用空地种花卖。“山里的孩子灵巧,劳动让他们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张桂梅说。
孩子很快从36人增加到72人。由于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应激创伤、适应能力差等原因,孩子们生病较多,儿童福利院衣食住行医每年至少需要15万元,虽然初期有慈善机构捐助,但经费仍然捉襟见肘。一次有个孩子生病,做手术时连打麻药的钱都非常紧张。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张桂梅,此后她经常利用假期外出募捐。最难的时候,她甚至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
有个女婴来院几个月后突然生病,张桂梅果断地把她送到相邻的攀枝花市的大医院救治,医生诊断后立刻把孩子送到了ICU抢救,终于保住了这弱小的生命。
送医、陪床、买药,张桂梅一次次亲力亲为。她常年和衣而睡,只为保证在孩子不舒服时能早一分钟赶到。慢慢地,孩子们感受到了张桂梅的温暖与慈爱,亲热地称呼她“妈妈”。夜晚来临,年龄小的十来个孩子都十分依恋张桂梅,张桂梅就每天跟其中的四五个孩子挤在一个大床上休息,过两天再换一拨。晚上要照顾小孩子们起夜,所以她很少能睡踏实,经常在第二天带着黑眼圈去上课,一上就是五六节。即便如此,她任教的班在全县统测中仍名列前茅。
有一次,张桂梅累病了,昏倒过去,被同事背到医院。她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孩子们现在怎么样。
在接受捐赠的过程中,对于提出获取孩子信息等附加条件的捐赠,张桂梅都是断然拒绝。“我就不信这么大的国家,养不活几个孤儿!”张桂梅说。
这些年来,张桂梅在呕心沥血照顾福利院孩子的同时,累计捐出上百万元工资、奖金等收入,用于教育培养孩子们。
如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纷至沓来。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张惠华,大学毕业后成为华坪县石龙坝镇的一名公务员,却仍然住在福利院,志愿参加值夜班、辅导功课等。
在张桂梅忘我精神的感召下,各乡镇纷纷成立“张桂梅党群志愿服务队”,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凝聚一个“家”,确保孩子们健康同事们敬业
山区女童辍学率高,很多女孩子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家庭问题迭出,离婚率高。有感于此,张桂梅主动请缨创办免费的女子中学,为山区的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前期资金不足,张桂梅就不辞辛苦,四处募捐。在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等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张桂梅渴盼已久的华坪女中于2008年得以建成,并不断完善。
创办至今,女中已有1800多名毕业生考入大学。近年来,华坪女中的本科上线率持续在90%以上,综合上线率达100%,名列全市第一。卓有成效的办学工作令人鼓舞,促使云南省决定在每个州市都兴办一所女中。
2020年11月和12月,张桂梅因其义无反顾的坚守和敢为人先的创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女中的管理工作虽然让张桂梅变得更忙,但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她定会准时回福利院,跟孩子们谈心、谈学习,为的是让孩子们觉得,她仍然是他们的妈妈,她和他们共有一个家。
“今天开心吗,宝贝们吃的什么?”张桂梅在女中以严厉著称,在福利院却注重鼓励、引导,通常是边问边打量,看到哪个孩子情绪不对劲、不自在,就会故意安排他打开水、打扫卫生、洗衣服,借机跟他聊聊天,有时还给点儿零花钱。“张老师特别敏锐,经常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异样。”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
有的孩子调皮,需要教育引导,张桂梅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张桂梅要求,即便从侧面教导,也要注意不能伤孩子的心。“张老师常说,有时候我们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温暖,化悲伤为力量。”赵建英说。
虽然诸多荣誉在身,但是张桂梅对工作人员说话总是透着尊重和宽容,并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好的待遇。个别工作人员最初只是拿工作当差事,后来纷纷变得肯担责、有爱心、甘奉献、懂节俭。赵建英有一次带着福利院的孩子去攀枝花看病,张桂梅怕她忙不过来,要雇护工帮助赵建英照顾孩子,但赵建英婉拒了。
“最初几年我们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她心疼我们,就拿出自己的奖金给我们发补贴,这些年一直如此。最近她还在想办法为我们争取待遇。”说到这里,赵建英再也忍不住眼泪:“张老师为了省钱,这些年几乎不吃肉,所以身体虚弱。”
升华教育智慧,许孩子们一个幸福未来
张桂梅为了把福利院的孤弃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很是费了一番苦心。
幼年生活颠沛流离的潘妮,进入青春期一度酗酒、叛逆。张桂梅便经常让潘妮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出远门也经常带着她,借机开导她、鼓励她。几经教诲和引导,潘妮终于重回一个阳光清秀、彬彬有礼的少女。“无论是在女中还是在福利院,我都努力让女孩子做到跟我无话不谈,这样就能及时给予指导,保证她们不走弯路。”
郭龙的父亲生前遭受的苦难,在他内心种下了怨恨的种子,打架、恶作剧、翻墙外出,他在院内外经常惹事。为了彻底改变像郭龙这样的孩子,张桂梅晚上搬到男生宿舍严防死守。郭龙后来读了技校。他渐渐明白了张妈妈的不易,就业后踏实肯干,多次作为人才派驻海外。2020年疫情期间,张桂梅生病,郭龙特意回国陪护了两个月。现如今,郭龙对张桂梅直接以“妈”相称,陪着她家访,和她一起捐款捐物,并承诺要“多为福利院做点儿事”。
读高中前期,张惠华不够努力,成绩比较差。张桂梅每次去丽江开会都去看他、开导他。醒悟之后的张惠华经过一番努力,高考考进华中农业大学。认识到是党给他带来了张妈妈,他入学后很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福利院孩子中的第一名中共党员。
由于长年超负荷运转,张桂梅身患23种疾病,从医学上看,她能活到现在已是生命奇迹。出于对张桂梅的深切关心,很多人都劝张桂梅要好好休息,县委、县政府甚至给她制订了作息表,让她高度注意身体健康,但她并没遵守。张桂梅笑着说:“按他们的作息表,女中和福利院就不用办了!”
在张桂梅呵护下长大的孩子,最懂张桂梅对他们难以割舍的那份牵挂。张惠华说:“如果现在让她退休闲下来,反而很可能她身体很快就垮了,儿童福利院和华坪女中是张桂梅生命的寄托。”
(除张惠华外,文中福利院孩子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