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温暖”见闻与感言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翟倩
“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是救助管理的常规工作,简单来说,为的就是让流浪街头的人们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有衣穿、有被盖、有饭吃。2020年12月29日,北京市迎来大风蓝色、寒潮蓝色及持续低温蓝色预警,我参加了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的“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巡查督导活动,亲身感受着从事救助管理工作的辛苦。
听天气预报,得知活动当天夜里气温达到零下13摄氏度,我便早早做好准备,厚羽绒服、帽子、手套装备齐全,脚下穿了两层袜子御寒。
来到第一站——丰台区二环主路的一座桥下,一位露宿者躺在那里蒙头睡觉,凭着记者的敏感,我跑过去询问、拍照,不到1分钟,手就冻得不听使唤,像针扎一样疼。这样陆陆续续走了两三个站点后,脚下的两层袜子也早已被冻透,看着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身穿工作服忙前跑后,十分精神的样子,我哆哆嗦嗦地问:“你们不冷吗?”他们只回答了一句:“习惯了。”
是啊,习惯的背后,是从11月“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开始,对全市流浪乞讨人员较为集中的95个点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每天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旅游景点等重点点位区域的巡视和检查;是参与救助的社工组织以及街道居委会等协同发现的付出;是确保做到发现一人、救助一人的承诺。
对于流浪乞讨者,我之前的认识有限:蓬头垢面、举止异常、无法沟通,偶尔有打人的情况。可从当天19时30分到22时,我们跑了半个北京城,40多公里,4个站点,救助了3名流浪乞讨或露宿者,全程平平淡淡。
桥下避风,是最好的露宿地。一位66岁的河北沧州老人住在这里,身穿绿色军大衣,被子蒙着头,周围一片破纸箱、塑料袋,其中还有一包“面包边”。当工作人员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时,老人狼吞虎咽,头都没抬。因为他不愿去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他送上棉衣棉被御寒。
商铺门口,随处都可安家。63岁的老张是北京人,家住马家堡,西四一家商铺门前20厘米的台阶成了他暂时的家,旁边一辆残疾车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吃的、喝的、盖的一应俱全。什么原因致使他流浪,我们不得而知,但据西城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吴绍章介绍,老张是残疾人,之前常在广济寺门前以乞讨为生,此前曾救助过他几次,近两年没见着过,没想到今天又碰到了。工作人员为老张送上棉衣棉被,老张双手合十表示感谢,但他坚持不去救助管理站,收拾好全部家当,摇着残疾车走了。“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关注他的情况。”吴绍章说。
无处可去,救助管理站是最好的归宿。一位六七十岁的江苏籍流浪者是在西单图书大厦西侧被救助的。在该点位24小时巡查的工作人员发现,他身穿雨衣,手提塑料桶,哆嗦着走在大街上,攀谈中听不懂他说的话,于是便让他上了救助车,进行下一步救助。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真实救助,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温暖的话语、热腾腾的饭菜。“去站里吧,这么冷,睡这儿能行吗?”“给你加床被子,别冻着。”“这是我们的联系卡,有事给我们打电话。”“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所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底层、最困难、最特殊的一群人,面对极寒天气,他们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在这个大家都在家里取暖的时候,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做寒冬天气的“逆行者”,用真诚的话语、真挚的行动,体现着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流浪人员的关爱,表达着“愿你三冬暖,愿你衣不单”的愿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