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让社区服务无微不至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赵晓明
社区,上连党委政府,下连百姓千家。如何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提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针对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展微服务、微治理、微关爱、微互助、微调解,开创社区治理的新局面。
“微服务”便民利民惠民生
在办理老龄补贴过程中,社区居民滕大娘的女儿给居委会打电话:老人偏瘫无法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很着急。了解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协调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滕大娘办理了相关手续,老人非常满意。
“根据实际情况,社区将服务事项细化为即办、代办、陪办和上门办四类,为滕大娘办理老龄补贴属于上门办。”曹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江宏告诉记者。
据江宏介绍,曹家巷社区按照山东省“一次办好”要求实施了“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为社区居民办理所有的服务事项。同时,从服务形式上“入微”,将社区服务大厅分为5个功能区域,分别是导办区、前台受理区、后台处置区、办事等候区、自助服务区。配备了轮椅、宝宝椅、老花镜等便民物品,给居民带来更多方便。
在便民服务过程中,社区从服务事项上“入微”,重塑便民服务流程,细化梳理55项服务事项,设置触摸式电子服务指南,链接街道公众号,方便居民熟悉服务事项、查询办事流程。
此外,社区党委依托物业服务用房建起了“家门口”党群服务站,与潍坊港华燃气公司组建了“小巷红管家”,为社区居民提供50多项便民服务。目前,“小巷红管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入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微治理”多元共治顺民意
曹家巷社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老旧,安全隐患多,居民意见大。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社区党委推动网格化治理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据江宏介绍,社区划分了6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6名网格员,34名信息员,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街道包靠干部、社区工作者、辖区党员、民警、双报到党员、社会组织全部沉到网格中。
网格员郎丰雪是一名社区党员,同时又是楼长,始终把社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有一次在网格内巡查时,郎丰雪发现垃圾桶着火,第一时间和社区居民一起灭火,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社区网格驿站,每月13号为议事日,及时收集、解决居民的问题和需求,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根据居民诉求,社区实施了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双红双提升”工程。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推动下,社区党委注册成立了红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装智能门禁、刷脸系统,实现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每天晚上,社区老党员韩佩三都会在社区内转一圈,看看有没有问题,清除社区内安全隐患,韩佩三常说:“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身份不会也不能退休,为老百姓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韩佩三是平安义巡志愿服务队的一员。2018年8月,党员玄祖峰主动联系社区内的党员、楼长、热心居民,协助成立服务队,每天晚上在辖区进行安全巡逻。通过常态化义务巡逻,社区内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彻底消失,清理僵尸汽车、电动车、自行车40多辆,清理楼上乱扯乱拉的飞线248条。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义巡队伍中,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微关爱”共建共享暖民心
“我年纪大了,弯不下腰。但总想着打扫下楼道,既锻炼了身体,又清洁了环境。要有一把高把扫把就好了。”社区居民李秀华老人提出了自己的“微心愿”。
知悉李秀华老人的诉求后,社区党组织与彩虹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高把扫把送到老人家中,并叮嘱老人注意安全。
曹家巷社区发动辖区单位、沿街门店、社会组织建立以同心、同向、同行为主题的“三同”服务联盟,常态化开展“点燃微心愿、搭建微平台、实现微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已先后帮助辖区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微心愿380余个。
在社区第三网格的网格员栾雪雁看来,对社区困难群众的情况,心中要有本明白账,并定期上门帮扶慰问。此外,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社区活动,如盛夏组织开展消夏晚会、国庆节组织社区老人同吃国庆面等,以节庆活动、社区教育等为支点,整理社区内的故事、文化、民俗,提升社区居民公共意识。
“微互助”邻里友善促和谐
老党员郭占林是曹家巷社区的“编外”居民,以前住在别处,其女儿是曹家巷社区“夕阳情浓组”的组长,听说社区邻里互助小组活动特别多,郭占林老人让女儿为他在社区里租了房子,并将党员关系转了过来。
长期居住在曹家巷社区,并加入了“夕阳情浓组”,郭占林老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2017年,郭占林老人的女儿住院做手术,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邻里互助小组的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轮流帮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直至其女儿康复回家。
曹家巷社区老人比较多,一些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生活不便。为更好地服务社区老年人,社区居委会推动成立全市首家“邻里守望、互助养老”协会,并根据居住相近、兴趣相投的原则,成立了11个邻里互助小组。同时,利用闲置空房建立睦邻角,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让老人感受到“相邻是福、相识是缘、互帮是情、互帮是爱”的幸福与温馨。
随着“我有好邻居·社区邻里共融”“幸福和谐我的家”“社区安全伴我行”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的居民和辖区单位主动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中。
“微调解”社区自治解民忧
前不久,社区居民李新甘(化名)下班回家时,因琐事跟保安吵起来。认为物业服务不规范的李新甘到物业办公室与工作人员理论,再次产生了冲突。
了解情况后,社区调解员邀请双方到社区劝和工作室,摆事实,讲道理,双方握手言和。考虑到李新甘熟悉情况,聘请其为物业特邀监督员,助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据江宏介绍,曹家巷社区坚持“身边发现、身边调解”的理念,成立社区劝和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组建由社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居民代表组成的“和事佬”队伍和由老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调解员”队伍,针对邻里纠纷等问题,主动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0年7月,曹家巷社区更新升级,规划固定停车位和临时停车位,并为子女车辆规划孝心车位,每天可免费停放3小时。可不少居民反映,子女来看望老人时停车时间较长,免费停车时间不够用。
根据居民诉求,社区召开了民主协商议事会。通过征求居民意见,综合考虑社区停车空间情况,最终确定子女车辆由原来每天免费停车3小时改为每月储值160小时。这种更灵活、更暖心的处理方式得到广泛认可。
一街一巷充满爱,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的曹家巷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明显提升,邻里守望、和谐互助成为社区大家庭的“家风”,推动社区向着更加和睦融洽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