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事解决了7000多件社区“小事儿”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安娜
几十年的老旧小区,路面坑坑洼洼,围墙损毁严重;社区停车位被外来车辆停占,业主自家车位难寻;私搭乱建现象屡见不鲜,安全隐患让人提心吊胆……在北京市朝阳区,越来越多像上述这样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儿”,通过社区协商议事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年来,朝阳区不断推进和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积极动员居民、属地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全区在483个社区建有“居民议事厅”、在1439个楼院小区搭建议事平台。有了多种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居民们敞开心扉,“议”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议”出了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的“民生”。据统计,朝阳区各社区5年来共通过协商议事解决社区各类问题7000余件,共建共治共享的朝阳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形成。
在哪儿议?
议事平台架起沟通连心桥
冬日的早晨,天空昏沉、暗淡。在朝阳区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社区的一处平房小院内,一块块亮绿色、明黄色的亚克力透明围挡格外引人注目。围挡上印着“花西议事”四个大字,几位路过的热心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是社区刚刚改造好的“居民议事厅”。
据花家地西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小玲介绍,这座占地约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院,原来是社区居民的活动室。2018年改建为“居民议事厅”以后,这里成了社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的场所。“3年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了老旧电梯维护、居民楼管道堵塞、停车秩序混乱等多个历史遗留问题,社区党委、居委会与居民的联系更紧密了,社区内共商、共治、共享的氛围也更浓了。”见证了花家地西里社区“居民议事厅”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李小玲深有感触。
随着协商议事工作的逐步推进,花家地西里社区的居民们对议事厅的空间布局、功能拓展等方面有了更高需求。2020年6月,3场特殊的居民议事会在这里举办,主题是“如何改造好咱社区的议事厅”。居民代表们热情高涨,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提出小院外部美化升级、举办议事厅LOGO设计大赛等好几个可行性方案。
5个月以后,花家地西里社区“居民议事厅”面貌焕然一新。小院里铺设了棕色的地板,增加了木色、白色相间的桌椅,透明的亚克力围挡印上了居民们自己设计的LOGO;议事厅室内也更加整洁明亮了,墙面上安放了投影设备,还悬挂了“居民议事厅”的规范制度等。
环境升级、设施增多、功能拓展……这些喜人的变化让居民们高兴极了。76岁的赵大爷一有空闲就喜欢到议事厅里坐坐,“你看,我们的小院现在多漂亮!天气暖和时,大家可以直接坐在外面商讨事宜。社区生活越来越美好,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的变化源于朝阳区多年来不断推行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朝阳区以探索解决城市治理难题为抓手,搭建了四级议事协商的“两会两厅”基础平台,除了党、政、群共商共治区级议事协商会和党、政、群共商共治街道(乡镇)议事协商会外,还分别在483个社区、1439个网格建立“居民议事厅”。通过这1922个居民议事平台,各社区广泛、深入、持续地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有序引导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社区协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因此,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谁来议?
多元主体议事协商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城乡社区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广泛、最直接、最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朝阳区注重协商议事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积极吸纳老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参加议事协商,通过培育扩大社区协商多元主体,使不同利益、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社会人群得到新的整合,凝聚起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带动群众更好地把身边的事协商好、解决好。
前不久,东湖街道望京西园一区正是通过“多元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
望京西园一区位于北京市东北五环附近,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虽说有着20多年的历史,可现如今小区内映入眼帘的却是干净的楼房、平整的道路、规整的绿化,社区的楼门楼道内更是通透敞亮。“咱这社区以前可不是这样,有的道路坍塌了,有的楼道墙体开裂破皮了,有的空间被杂物堆满了,有时候堵得都走不动道。”回忆起社区曾经的旧模样,社区居民们直摇头。
2018年,东湖街道召开党政群共商共治大会提出用两年时间对望京西园一区开展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后,政府对社区内的消防通道、居民活动休闲场地等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社区大环境改善了,咱们楼门楼道里的小环境能不能也改善一下呢?”在一次社区协商议事会上,居民代表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对于居民的提议,社区非常重视。经过街道、社区、物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多次的共同商议后,决定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创享计划”为楼门楼道改善行动争取支持。
“‘创享’,顾名思义就是众创和共享,这是朝阳区于2015年启动的一项计划,旨在动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鼓励居民自己发现问题、撰写提案,入围的提案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东湖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负责人佟蕾介绍。
主意打定以后,望京西园一区的社区社会组织“老来乐”志愿服务队队长董秀华赶紧带着居民们一起拟计划、写提案,经过专家评委的审核,最后获得了2万余元的“创享资金”。
“我们购买了粉刷楼道所需要的材料,志愿队队员和物业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仅用3个月就把10栋楼、68个楼门的楼道全部粉刷了一遍。”董秀华高兴地说。
让她最为感动的是,在清理楼道、粉刷墙壁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又有100多名居民加入到“老来乐”志愿服务队中,每个楼门还选出了2名监督员,志愿监督和维护楼道内的环境。“大家伙儿走出家门,从关注自己的家庭到关注居住的楼门,再到关注整个社区,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日益高涨。”
议什么?
寻找居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石立华表示,各级议事协商平台主要围绕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居民反映最直接、最现实、最强烈的问题,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开展协商,通过发动多元主体共同决策、共同解决,寻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居民们通过亲身参与,对成果的维护意识、对各项制度的监督意识、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意识不断增强。
老旧楼房暂时还未加装电梯,老年人上下楼很不方便,怎么办?在左家庄街道静安里社区,居民们通过议事协商的方式提出在楼道安装折叠“小黄凳”的办法。
提起这个“小黄凳”,今年78岁的社区居民张淑珍连连称赞:“自打楼道里安装了‘小黄凳’,我们每天爬楼时能在中途休息了,特别方便。”张大妈告诉记者,社区围绕“小黄凳”主题召开居民议事会时,她也作为居民代表参与其中。“在征集了各楼门的意见后,我们又对安装‘小黄凳’的具体事项逐一讨论和决议,包括凳子样式、大小、颜色以及安装位置等。”
据静安里社区党委书记朱立明介绍,静安里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事例也有很多。去年夏天,有居民反映社区内树木过于茂盛,有的遮挡了低层房屋的阳光,有的直接伸进了居民家的窗户里,行驶的车辆也经常顶着树枝通过。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居民召开议事会,经过代表提议、实地走访、制订计划等步骤,最终由街道绿化队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共同对树木进行了修剪。
“在修剪树木的过程中,许多居民自发加入其中,原计划要两天,没想到大半天就完成了。”朱立明说,“有些大爷大妈虽年纪较大、行动不便,但也参与帮忙清理树枝,为美化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把“小黄凳”从无到有,一堆“小树枝”从多到少,居民议事协商,“议”的看似都是身边小事,其实却是关乎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民生大事。“通过‘居民议事厅’这个平台,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社区居民的需求,让社区居民不再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而真正成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者和享受者。”朱立明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