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村养老幸福港湾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许婉贞王芳
如何让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音”,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2019年升级改造原有的长者照护之家,在村民的家门口创办养老服务综合体,嵌入日间照护、社区助餐、健康保健、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养老服务。
这只是嘉定区近年来扎实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嘉定区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全力推进“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的大力提升。
全面统筹,强化农村养老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制度保障。近年来,嘉定区先后下发《嘉定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嘉定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扶持意见》等文件。2019年出台《嘉定区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养老服务“增量”“增能”“增效”目标,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针对养老床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编制落实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大区、镇、村三级联动,鼓励扶持村办养老机构发展,优化区域养老资源配置。注重新建与存量改扩建并重,五年来全区共新增养老床位2343张,其中农村地区2155张,有效改善养老机构住养环境。
加大农村养老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全市首创区级养老服务统筹金制度,街镇和区级财政按比例分担,2020年统筹资金约3000万元。统筹资金全部用于扶持养老机构规范运营、为老服务机构规范运作和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三大项目。通过发挥养老服务统筹金调节功能,有效弥补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及提标改造资金缺口,推动城市社区与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赋能升级,完善农村养老硬件设施
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嘉定区是上海市村办养老机构的发源地,2000年马陆镇樊家村创办托老所,2006年升级改造为怡龄敬老院,成为全市第一家村办养老机构。发展至今,全区共有农村养老服务机构27家,床位8004张,其中村办养老服务机构12家。嘉定区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为载体,切实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2019年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成绩排名全市第三。近年来,全区扎实推进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建设,现已有14家农村养老机构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家农村地区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服务机构采用内设医疗机构、邻近或整合设置方式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其余规模较小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日间服务中心与属地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打造农村养老“综合体”。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的互助式、综合型、专业性、内源化发展,深入推进出门不出村的“家门口”综合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改造硬件、完善设施、整合资源,进一步赋能农村社区长者照护之家,形成集全托、日托、助餐、医疗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有效解决老年人子女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区已建成3家村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该模式正在嘉定区得以复制且持续稳定发展。
布局合理,促进养老服务均衡可及
织密农村为老服务设施网。围绕镇有养老院、片有日托所、村有老年活动室、组有示范睦邻点的要求,织密养老设施网络,增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有效解决郊区农村养老“老”“远”“散”“弱”问题。目前全区已建成284个农村标准化老年活动室、68个农村老年人示范睦邻点,实现了村级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全覆盖,活动室硬件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提升。嘉定区以睦邻点为依托构建“邻里互助圈”,推进互助式养老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对家门口养老的需求。
健全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全面推进“中央厨房+分餐点”配餐模式,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村居全覆盖,有效破解农村地区范围广、老年人居住相对分散导致的难题。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整合资源设立农村老年人食堂,利用村民会所等公共设施,向村民提供助餐服务,目前全区共有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309个,日供餐量近3200客。此外,还完善了配送体系,调整了高龄和困难老年人就餐补贴标准,解决了送餐“最后一百米”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