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报道

杭州镇(街)社工站延伸了基层民政臂力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杨婷婷吴文萍

2020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以“三聚焦”为举措,全力推进镇(街)社工站和社区特色社工室建设,不断延伸基层民政工作臂力,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平台支撑和专业力量。目前,全市已建成70个镇(街)社工站、100个社区社工室。

聚焦制度先行,推动平台建设动起来

画好建设“蓝图”。杭州市高度重视镇(街)社工站和社区特色社工室建设,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打造六大示范区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围绕“谁来建、怎么建、服务什么”三个核心问题,杭州市聚焦“145”顶层设计,即谋划一个目标、明确四大原则、制定五个建设要求,进行全面部署,为全市推动社会工作平台建设明思路、指方向。各地以制度化手段推动建设进程,如上城区出台建设标准和规范化运营评价体系,西湖区制定指导意见,桐庐县联合县财政局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路径。

拓宽发展路径。杭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社工平台建设,邀请省(市)社工专业人才、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出谋划策,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一核双社N次方”模式,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镇(街)社工站和社区社工室“双社”联动为支撑,推动N名督导、N类人群、N个领域齐头并进,以提升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在这个大框架下,杭州市鼓励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一核三维”“三优双强”“1+2+N+X”“1+3+X”等运营服务模式,为推动社会工作平台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树立样本。

建立联动网络。为强化统筹联动,杭州市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镇(街)主抓、社工机构协同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链”。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加强政策指导,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督促完善工作制度;各镇(街)抓好落地落实,做好资金和项目保障,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各社工站和社区特色社工室明晰发展路径,明确建设形式、运行模式、服务特色,确保专人负责、落地见效。

聚焦规范运作,推动空间阵地转起来

实施标准运行体系。在具体运营中,杭州坚持“统一规范”的建设原则,建立“五个一”标准化运行体系。一个组织标识,即发布“杭州社会工作”标识,统一对外形象;一个功能定位,即明确社工站及社区社工室是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平台、服务资源整合平台和社会治理服务参与平台;一个办公场地,要求配有与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办公、活动场所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一支服务队伍,明确每个镇(街)社工站和社区社工室分别至少有3名和1名持证社工;一套运行制度,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运行流程、管理制度等,确保运行高效规范。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杭州市持续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工程,为社工站(室)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如鼓励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市累计有14716人通过考试。同时,推进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建立了阶梯式培养机制。经过考试选拔、专业培训、考核结业等方式,全市已培养百余名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并着力推动督导人才成为社工站的骨干成员,增强专业介入及项目管理能力,有效带领团队和实施项目。

构建多元支撑体系。杭州市从市、县(市、区)、镇(街)到社区四级推进社会工作平台建设,加强资金保障、场地保障和人员保障,具体以财政补助、项目资助、社会筹措等方式,加大对初始建设、日常运行、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形成同频共振、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态势。目前,市本级投入约100万元公益创投资金,扶持社工站专业督导和支持项目12个;江干区明确每年不少于20%的公益创投经费用于社工站(室)专业项目实施,并为每个站点保障每年15万元的运行经费,各街道按照1∶1匹配;拱墅区以整合、腾空、改建等方式挖掘资源,建成社工站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进一步夯实基础阵地。

聚焦效能发挥,推动专业服务活起来

专业支持助发展。鼓励支持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社工站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75%的社工站都引进了社工机构进行运营,上城区将辖区69名省、市、区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编入街道社工站专业督导岗位,并将此纳入街道规范化运营管理指标,盘活专业力量;临安区推行“1+1”牵手结对模式,委托社工机构与社工站、社区社工室合作共建,提升专业能力。

育人添才提能力。整合镇(街)社工站和社区社工室的专业资源,开展育人工程,以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工作坊等方式,提升社工实务能力。如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工站依托“社工优才营”“社工嘉年华”两大载体,为社区工作者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受益500余人次,并已成功培育4个区域性社工机构;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工站开设社会工作创新学院,开展“职来职往”“社工加油站”等活动,为辖区社工赋能增效;余杭区南苑街道社工站深化校地合作,建立社工学堂和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为社工站运营蓄积专业人才力量。

多元服务增活力。以社工站(室)为载体,通过“项目+活动”方式为居民提供扶贫帮困、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拱墅区小河街道社工站和高校心理科研团队合作,推出专业心理服务,已服务1.25万余人次;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工站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合作推出“患儿社区康复支持计划”“家长社区互助计划”“医务志愿者提升计划”等项目;临安区锦北街道社工站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已服务6万余人次。这些专业、暖心的项目活动,逐渐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7)


微信网站建设分享 新浪网站建设分享 微博网站建设分享 空间网站建设分享

13453407813    400-6688-999

立即咨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