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兵支书”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姜雪芹通讯员王亚迪
软米绿色化、农机智能化、稻田景观化,村庄集聚化、居住园林化、生活现代化,由省级贫困村变为全国文明村,如今的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民富村强,正向着建设高标准农田、高品质宜居家园目标奋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就是一位“兵支书”。
“兵支书”,是退役返乡后又踏上脱贫攻坚战场的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的根深扎进泥土,他们把自己的心交给老百姓,他们以忠诚和担当在祖国壮丽山川上书写“迷彩”画卷。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81名受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不乏“兵支书”的身影。
“化土为金”的“兵支书”
严清华是黄金村第一书记,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的“兵支书”之一。
出发赴京前一天,他沿着有机软米种植基地转了一圈,看着休耕轮作田块成片的红花草,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22年前,严清华放弃在城里工作的优厚待遇,回村任村书记。那时的黄金村四面环水,连一条出村的路也没有。
在革命圣地延安当兵8年的严清华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回村就立下“军令状”:“假如一年后村里没有改观,我就地辞职!”他抓住常州“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的契机,带领村民大干苦干。一方面手挖肩挑7万立方米土方,修筑起5.4公里长的“黄金大道”;一方面先后流转土地3300多亩,集体领办三大专业合作社和食品有限公司,请来专家团队繁育最新软米品种。
从10亩开始试种,发展到后来1000亩,黄金村成为江苏省种植有机软米稻面积最多的村。“黄金村”牌软米系列产品被叫响了,也卖火了。黄金村由此跻身全国“一村一品”村。
从814户家家种地,到现在16名农机手全包了,黄金村村民每年流转土地每亩拿1100元租金,更多人走出家门进厂务工,稻米经纪人年收入普遍超过2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则达480多万元。
黄金村的软米种植不仅带动周边4个村3000多农户发展软米产业,还成为苏陕协作产业项目,带动石泉县池河镇良田村、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村脱贫摘帽,68户村民提前退出贫困户序列。
展望未来,已经68岁的严清华依然信心满满。他说,黄金村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十四五”期间村集体收入翻一番、农民收入增万元的目标。
不做老板要回乡的“兵支书”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总支书记肖正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的“兵支书”之一。他16岁离开村子踏入军营时,平元村贫穷、落后,连一盏路灯也没有。8年退伍回来,村民依然收入微薄,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看到这样的状况,肖正强在心中立志要为家乡做贡献。经过一段时间创业积累了能力与资金,2016年他选择关掉企业回到村里和乡亲们一起刨“穷根”。
当时平元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0户403人,贫困发生率8.9%;村“两委”干部的素质也不高,凝聚力、执行力不强,是各级领导头疼的“问题村”。
对此,肖正强并未气馁,他在复退军人、致富能手、知识青年中物色人选充实到村干部队伍,拉起了一支年轻的队伍。2018年,他又在村里组建了一支退伍军人“特战队”,成立“老兵调解室”,进寨入户协调纠纷,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积极兴办民生实事。
通过群策群力,通村路硬化了,饮水工程解决了,路灯装上了,文化墙多起来了……平元村面貌焕然一新了。
在经济上,肖正强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种植”的思路,在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120亩土地种植蔬菜,带动贫困户65人长期务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
令人敬佩的“兵支书”
在受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还有一位没能出现在会场的老兵——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的名誉村长王新法。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享年64岁。
村民介绍,王新法2013年7月刚退休就不远千里从河北来到薛家村义务扶贫。他自掏腰包为低保老人接通生活用电;购置节能灯泡、烤炉免费分发给困难家庭……他花自己的钱,干村里的事儿,扎根那里,誓言“全村不脱贫就不离开”。
王新法牺牲后,加入他“扶贫军团”的战友,继续为薛家村发展而努力……
严清华、肖正强、王新法只是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兵支记”之一,他们的身后,祖国广袤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在这一战场默默奋战的退役军人村主任、退役军人“第一书记”、退役军人义务扶贫者,他们当领头雁、做排头兵,以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作风丰富着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
仅在贵州省安顺市,就有近千名“兵支书”。他们活跃在安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效应,充分彰显了退役军人的价值和风采。
在山东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超过20%是退役军人,他们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在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铁汉柔情,用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不负人民”这一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致敬,在伟大脱贫攻坚工作中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兵支书”;致敬,将平凡生命、朴实年华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兵支书”!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3.3)